欢迎光临!    中文 | English

品牌文化

【材料之星】裴寒宁:你我皆沙砾,你我亦珍珠

发布时间:2025-04-24


裴寒宁,女,新能源2101班成员,三年必修课平均学分绩点4.218,曾获校优秀学生干部称号2次、国家励志奖学金3次、联洋新材三等奖学金、江西建材二等奖学金;作为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硅酸盐通报》发表论文1篇;曾获第九届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校三等奖、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校二等奖;志愿服务工时超过190小时;现推免至中国科学院微电子所。


学业进阶:在压力中破茧成蝶

初入新能源专业时,裴寒宁面对的是一群努力的同窗。分班后排名第15的成绩,曾让她在保研目标的压力中辗转难眠。“与其焦虑内耗,不如专注脚下”。她将课堂效率作为学业发展的根基,坚持理解优先于记忆,在硬核课程中搭建知识框架,考前则化身战术型选手。针对重点知识模块进行反复推导,考前一个月做足准备,成为她实现逆袭的秘密武器。



这股顺其自然却不松懈的韧劲,让她一步一步往前逆袭到第五名,更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核心期刊《硅酸盐通报》发表论文。


角色蜕变:从自我突破到点亮他人

大一时站在讲台都会脸红,如今作为学生干部,却能为一整个班级遮风挡雨,扛起责任。裴寒宁的成长轨迹中,学生干部是一把打开新世界的钥匙。担任班长期间,她积极举办各项大小活动,团结同学,督促同学们提升学习成绩;转型生活委员后,又化身细节控,从宿舍安全排查到各种奖项的申请,用走访编织起班级的温暖纽带。两次校优秀学生干部荣誉背后,是她从完成任务到创造价值的认知跃迁。

这份责任感更延伸至社会场域:疫情期间,她投入志愿服务中,穿梭于核酸检测点与物资配送站;暑期支教时,她将科学知识融入趣味实验,为山区孩子播撒科学火种。“帮助他人时,我找到了比分数更珍贵的成就感。”


科研修行:在实验室里雕刻时光

大一下学期,裴寒宁叩开导师实验室的大门,开启了一场与不确定性共舞的修行。初涉科研时,枯燥的基础知识学习曾让她苦恼了一个学期,但她坚持先自我求解,再求助外援。正式开始科研时,模拟软件的报错提示曾让她彻夜难眠,但她不惧困难,不厌其烦地反复进行模拟调试。



这种把问号拉直的执着,最终凝结成一篇核心论文。而在备战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时,她与团队三天两夜打磨演讲PPT和演讲稿,虽止步校级奖项,却悟出真谛:“科研如登山——顶峰的日出动人,但石缝里挣扎的野花同样值得致敬。”


未来宣言:向微电子世界笃行

当保研offer如雪片般飞来,裴寒宁最终选择了一条极致的科研道路——直博中科院,走进离科学最近的地方。未来五年,她计划扎实打好理论基础,每天保持文献阅读和实验记录的习惯,逐步培养独立科研能力。在她看来,科研是一场长跑,唯有保持专注、接受反复试错的过程,才能走得更远,才能为中国芯片发展铺路。

回望大学四年,裴寒宁从分班初期的第15名,到以必修课平均绩点4.218的耀眼成绩保研至中国科学院微电子所;从性格内向的普通学生,到手握核心期刊论文、斩获三次国家励志奖学金的科研新锐,她用“慢慢来,自有惊喜”的信念,书写了一段不疾不徐却步步生花的成长故事。她将这句感悟赠予学弟学妹:“慢慢来,我不知道会不会比较快,但一定会有惊喜。”

    (采访、供稿:徐佳伟、孟维珊 编辑、审核:黄天佑


学院信箱:

友情链接: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狮路122号马房山校区西院
电话:027-87651779
版权所有© 武汉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官方微信

  •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