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中文 | English

品牌文化

【材料之星】艾乐妍:川流不惑,笃志逐光

发布时间:2025-04-27



艾乐妍,女,中共党员,新能源2101班成员,必修绩点4.08,曾获得校三好学生、校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称号;主持自创项目1项,大创项目1项,参加过丰富的创新创业类竞赛,获得国家级奖项1项,省级奖项2项;积极投身社会工作,曾担任学院团委组织部部长,累积志愿工时197h;现已推免至华中科技大学。



人生海海,山山而川,在大学这个身份转变迅捷,未来与过往连接微妙的阶段,艾乐妍用她独特的方式,在其间寻找自洽的平衡点,以勇于尝试的姿态,在永不停息的成长之川上,从容地驶入了那条属于自己的支流,在不顺从与改变中接触人生种种新的可能。


湍流初涉:明取舍,求高效

回忆起大一大二的课程学习与社团活动组织,她认为,要做到二者真正平衡需要精密筹划。大学的工科课程与中学时代大不相同,要消化的知识与难题更加深奥;而学院团委的组织工作也并没有想象中的轻松,往往要面对的是一整个学院的人员对接和任务管理。“忙起来的时候,可能有几百号人要沟通对接,平衡不了时,就要做好取舍。”曾经的忙碌固然可以用调侃般的语气说出,然而真要在各种任务的牵扯中顶住压力、安排好生活、作出当时最为高效的选择,无疑需要极大的魄力和执行力。

对于必修课的学习,艾乐妍强调高效课堂的重要性,对于节奏较快,知识较多的课程,要及时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巩固,尽量在课堂上高效学习,留出更多可供安排的时间。对于组织工作,要做到及时安排,及时沟通,以免遗漏工作内容。这种取舍分明,精准突破的学习生活体系,让她在学习与工作中较为游刃有余,成功做到百花齐放,取得了必修绩点4.08的好成绩和校三好学生的荣誉称号,同时累计取得了197小时的志愿工时,在团委组织部留下自己青春的色彩,为社会发光发热。


楫橹执掌:敢尝新,试锋芒

刚开始有保研的想法时,艾乐妍知道自己拥有的筹码与底气可能还不够,想要为自己争取更多东西。于是她开始主动寻找项目组,去向更优秀的人推荐自己,将自己的优点与长处实在地利用起来。

刚开始接触新的任务、新的工作,她经常会出现熬夜甚至通宵,早出晚归的状况。经常一项工作要不断修改,反复打磨。人无完人,在接触竞赛的途中,艾乐妍也会出现许多暂时棘手的技术问题。“试”字当头,艾乐妍顶住压力,在忙碌中找到充实生活的满足感,碰到新问题便尝试自己去探索解决,查资料,磨方案,在陌生的赛事与知识盲区中摸爬滚打,从而获得更多经验和技能,而后提升自我竞争力,踏实自信地稳步前行。这样敢于破界的尝试与勇气、步步为营坚信自我的信念,让她收获了创新创业竞赛、大创项目、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等赛事的优秀成绩以及从探索过程中锻炼出的个人能力。成绩的闪耀更照亮了她的视野与能力新边界,在未知的天地中为她勾勒出成长的更多可能。



观海澄明:展望未来,寄语新苗

提及对学弟学妹的建议,艾乐妍希望每个人都能坚持下去,度过迷茫的时刻,坚定自己的选择,相信自己,只要挺过最困难的阶段,一切都会有美好的结果。大一大二可能是最迷茫的时期,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清晰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不管是功利性的选择还是兴趣的驱使,大家都要勇于尝试,去体验,这样才能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人的生命是一条不断流动的河流,想法会一直改变,坚持下去,相信自己,未来的彼岸会缓缓浮现。

她还特别感谢自己的舍友,在自己努力的过程中为自己提供了许多理解和包容。以及给自己提供过指导与帮助的老师们,让她在成长途中得到指引,找到方向。那些伏案求知的专注,深夜挑灯的奋战,团队协作的负责与担当,都成为了她人生道路上灵魂的武装。祝愿她在未来研究生的学习生涯中,继续探寻自己的定位,发掘自己的目标并不断向此推进,继续充实且富有底气地步步前行!

(采访、供稿:符昕、孟维珊 编辑:黄天佑、李俊甫 审核:黄天佑)


学院信箱:

友情链接: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狮路122号马房山校区西院
电话:027-87651779
版权所有© 武汉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官方微信

  •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