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5-13
个人简介:樊宇贤,男,中共党员,高分子2101班成员,必修绩点3.735;曾获2024年中国大学生热处理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校级演讲答辩比赛一等奖;获校三等奖学金、小米助学金、闻泰科技奖学金;被评为校优秀学生干部、校三好学生、校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学生会干部;科研方面,完成一项省级大创的结题,参与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两项,一篇已授权、一篇已受理;社会工作方面,曾担任学习委员、院团委生活部负责人、生活委员、材料学院社团党支部组织委员兼纪检委员,参与校内外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60余次,累计工时406小时;现已推免至北京理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只争朝夕,争分夺秒
“忙碌”是樊宇贤大学生活的核心词,他在大学期间不仅成绩优异,并且在学生干部建设、创新创业竞赛中屡创佳绩,同时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负责策划大型活动,加入国家重点实验室学习。他用“忙碌”二字书写了独属于青春的浓墨重彩。
除了积极投身于科研比赛,樊宇贤同学也十分热衷于策划大型活动、投身学生干部建设中。他始终坚持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先后担任班级学习委员、生活委员以及院团委生活部负责人。他积极策划并参与了校运会啦啦队训练、寝室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材思飞扬”材料文化节、“马房星空”毕业晚会等活动,展现了出色的组织能力和责任感。在他的引领下,班级荣获“优秀班集体”称号,寝室文化建设也取得显著成效,大三学年班级获得校标兵文明寝室1个、校文明寝室3个,这极大地提升了班级凝聚力和归属感。
尚德启智,开物铸材
在聊到众多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时,樊宇贤同学分享道:只有不断练习和尝试,才能碰撞出不一样的材料。大一下,他便开始联系导师,提前进入课题组开展科研学习与实践。他说:“一开始我是有些迷茫且陌生的,但只要你主动去沟通,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他们会觉得你是一个认真负责并且对科研充满热情的人。”在大二学年,他参与申请的《生物矿化调控碳酸钙晶体结构的研究与应用》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获得了省级立项。
他在大三学年继续去实验室深入研究课题,并如期完成了项目的结题工作,同时申报了以该项目为基础的国家发明专利一项,题为《一种类骨骼多层级结构复合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项目目前已进入实质审查阶段。在竞赛方面,他作为团队的主讲人,带队参加了2024年中国大学生热处理创新创业大赛,先后历经初审、大区赛、总决赛三个阶段,最终斩获了全国一等奖。优秀参赛作品发表在《金属热处理》杂志增刊上,同时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一项,题为《一种航发轴承钢电磁辅助热处理方法》,现已受理。正如爱因斯坦所言:“在天才和勤奋之间,我毫不犹豫地选择勤奋,它几乎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生婆。”樊宇贤同学正是凭借勤奋与坚持,在科研道路上不断前行。
乐于奉献,无私践行
樊宇贤同学认为,志愿服务不仅是帮助他人,更是自我成长的过程,他提到:“做志愿很累但很快乐,在支教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教育的重要性,也更加坚定了服务社会的信念。”正如那句名言:“我们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小事。每一次志愿服务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更加珍惜生活中的点滴。”在大二学年末的暑假,他随材料学院Steam科普教育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襄阳市保康县后坪镇中心小学支教,相关事迹被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他说:“将所学所思传递给山区的孩子们,是我一直以来的希望。”在校三年,他始终坚持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累计志愿服务工时超405小时,参与校院级文化活动近十次且均获奖。成就最好的自己,服务祖国和人民,一直是他的初心和前进的源动力。
樊宇贤同学表示,未来他将继续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材料科学领域的发展贡献力量。他寄语学弟学妹:“大学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地方,希望大家勇敢尝试,找到自己的热爱,并在追求梦想的路上不断成长。正如苏轼所言: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采访、供稿:曹宇航、吴康奇 编辑:黄天佑、李俊甫 审核:黄天佑)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狮路122号马房山校区西院
电话:027-87651779
版权所有© 武汉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官方微信
官方网站